山南市人民政府
今天是: 2018年9月10日 星期一
当前位置: 首页>新闻中心 > 错那要闻

错那市:“党建+”模式引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质效双升

2024-05-22 16:20:00 来源:网信错那
今年以来,错那市坚持“网格化区域、动态化覆盖、精细化管理、目标化考核”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思路,以推行“党建+”党建引领机制,以房前屋后、路边沟渠、卫生死角等为重点治理区域,纵深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。

“党建+示范引领”,形成工作合力

坚持党建引领,错那市每季度召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会,各乡(镇)通过支部党员大会、党群活动日等持续激发党员的先锋模范效应,引导全市各级党员干部在环境整治中冲锋在前,通过组织开展房前屋后清洁、庭院美化、垃圾清理等一个个小行动,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,群众主人翁意识再提升。同时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要求,结合全市实际,通过栽植松树等实现对乡(镇)村(社区)道路沿线及房前屋后的绿化美化,“串点成线、以点带面”提升市域整体形象。截至目前,我市共开展村庄清洁行动878次,出动人力19588余人,清理农村生活垃圾210.92吨,清理农村白色垃圾49.93吨,清理村内河塘26处,清理村内沟渠、河道、湖泊768.65公里,清理村内淤泥48.8吨,清理残垣断壁46处,清理乱堆乱放39处,常态化工作落实成效显著。

“党建+宣传引导”,营造浓厚氛围

加大对农村人居环境的宣传力度,充分利用微信平台、口袋书等线上线下形式,不断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、工作目标、整治措施、方法步骤;并结合全市实际,通过星级乡村,美丽庭院的评选,“积分超市”兑换等激发群众内生动力,激励群众从“被动参与”转变为“主动加入”。做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人心,赢得群众理解支持,推进环境整治工作走深走实。截至目前学习、宣传《山南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条例》共计56余次,参加人数600余人次,发放宣传手册及物品1500余份,悬挂横幅12条,受教育群众2000余人。开展宣传活动32次,发放宣传资料2000份。悬挂横幅37条,参与人数4000人次。2023年我市被评为全国村庄清洁示范县。

“党建+划段包干”,再掀整治热潮

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要求,严格落实门前“四包”责任和村(社区)户“网格化”制度,聚焦房前屋后、河道沟渠、工程项目部等区域的“脏乱差”隐患,按照市级干部包乡、乡(镇)干部包村、村级干部包组抓户机制,充分发挥网格化治理作用,由市级包乡干部统筹抓、乡级包村领导针对抓、村级包组领导全力抓,按照各自负责区域逐个破解“顽疾”,全面构建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,形成人人“头上有指标、肩上有担子、身上有任务”的良好工作局面。

“党建+提速增效”,完善责任机制

错那市聚焦“八边”清理、“四清两改”和“3355”“十小进农家”等具体要求,集中定时清扫与日常保洁相结合、人工清扫和车辆清运相结合的方式,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年终目标管理责任考核,同时,充分发挥季度考核表彰激励先进、鞭策后进的作用,在发布好全市先、后进乡镇、村(社区)“微信工作群通报”的基础上,深化拓展工作机制,各乡镇定期通报本乡各村“红黑榜”,有效推动问题整改,提升环境质效。自工作开展以来,打造了郭梅村、让村等一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具有代表性的示范村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