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力以赴抓保障,不须置驿迎游客
--错那县“五一”假期迎来旅游高峰期
“五一”假期是广大群众出行、参加各类活动的集中时间段,是错那旅游旺季的“敲门砖”,文化、旅游场所人员聚集,活动内容多,群众出行、游玩、餐饮等面临严峻形势。为切实做好假日旅游工作,确保节假期间旅游环境安全有序,错那县上下联动、各司其职、齐抓共管、履职尽责,多措并举吸引游客、服务游客,深入开展各项保障工作。“五一”期间,错那县共接待游客3714人次,同比增长23%;旅游收入596738元,同比增长36.8%。
旅游与学习强国相结合
为让更多的人欣赏勒布沟山水美景,体验门巴风土人情,错那县结合旅游优势资源,将旅游与“学习强国”相结合,推出旅游优惠政策,为助力“学习强国”贡献旅游力量!凡“学习强国”实名认证用户,学习积分在1000分至1499分的,可免一张门票游览勒布沟景区,学习积分在1500分至2000分的,可免二张门票游览勒布沟景区,学习积分大于2000分的,可免三张门票游览勒布沟景区。“五一”期间,使用“学习强国”积分免门票84人次。
旅游与服务保障相结合
2017年10月9日,国家旅游局发布十一假日旅游“红黑榜”,勒布沟景区获评“旅游服务最佳景区”。今年“五一”期间,错那县旅发局及勒布四乡干部职工坚守工作岗位,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,继续发扬勇挑重担、服务游客精神,履行“服务、管理、保障”职责,精益求精、细之又细做好服务保障工作。“党员志愿服务者”“错那旅游欢迎您”“勒布旅游咨询”等字样的队伍、点位在景区内随处可见,他们分赴各景点、各片区,指一下路、递一杯水,一个微笑、一声问候,他们讲解景点、疏导车辆、维持秩序,景区服务质量显著提升,树立了良好的服务形象,获得了游客一致好评。特别是5月1日晚,在住宿爆满,尚有游客滞留的情况下,县、乡党委、政府及旅游部门领导带头,率先垂范,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,紧急协调学校、村委会等场所,搭建帐篷,调拨折叠床108张、棉被褥248床,提供免费住宿72人次。
旅游与平安建设相结合
随着天气转暖,加之五一假日的到来,错那县开始进入旅游旺季,旅游接待能力、服务保障等形势迎来严峻考验。为确保游客、群众人身财产安全和景区平安有序,错那县提前部署,合理安排,加强对景区内设施、住宿、餐饮等领域安全隐患、环境卫生、服务保障等方面进行全面排查整治,齐心协力打造一个更加干净、卫生、舒适、安全的生活和旅游环境。
“五一”期间,错那县落实“干部在岗、群众过节”的要求,县公安局20余名干警在各个要道、景点、人口密集场所等区域,切实做好社会治安、道路疏通等工作。同时,勒布四乡安排60余名干部职工以“交通员”“排查员”“巡逻员”等身份采用定人定岗和机动巡查相结合的方法,全过程、全方位、全覆盖检测控制游客流量,疏通景区交通要道,管理停车秩序,排查整改景区内各种隐患,确保了景区运行安全有序、社会和谐稳定,确保群众、游客度过一个平安、祥和、愉悦的节日。
旅游与特产销售相结合
近年来,随着旅游业的发展,旅行者对当地特产的兴趣渐渐浓厚。五一期间,错那县以勒布木碗、勒布茶叶、门隅特色保健枕、门隅白酒、门香、编制竹器、荞麦产品等特产为载体,在勒布沟景区内各个景点设置产品销售点,增加游客与经营者之间的互动,让游客了解产品所附加的文化、历史等内涵,实现特产与旅游文化深入结合,让游客每一次使用特产的时候都是对旅游的回忆,让特产跳出旅游景区,跟随游客回家。“五一”期间,各类特色产品销售额66295元。
旅游与文化宣传相结合
“文化为魂,旅游为体”。文化与旅游皆由千丝万缕粘连于一体,用文化的理念发展旅游,用旅游的方式传播文化,相辅相成,相得益彰。勒布沟是门巴族主要居住地之一,这里的民族文化别具特色,这里是1962年中印自卫反击战的主战场,这里相传有莲花生大师的修行之处。“五一”期间,干部职工身着门巴服饰,以门巴礼仪迎接四面八方游客,常常引来游客驻足留影拍照。同时,在麻麻乡、勒乡还举办“篝火晚会”,让旅游者在欣赏自然风光、风土人情的同时,也获得了历史文化、民族传统等方面知识,开阔了视野,陶冶了情操,接受了教育,确保游客在错那旅游获“得”更获“德”。
“五一”期间,勒布沟景区免去60岁以上老人,持有军官证、残疾证游客门票181张。县旅发局还向来错游客发放了“满意度测评表”,充分吸纳游客的宝贵意见建议,为优化旅游服务,提升旅游接待能力等奠定了坚实基础。今后,错那县将加大旅游基础设施投入,建设旅游“大环线”,既减少游客走“回头路”,也让游客欣赏不同的自然景色、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。同时,结合边境小康村建设,以民宿发展为支撑,将旅游产业向吉巴、贡日延伸拓面,进一步提升勒布沟景区的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,充分满足勒布沟景区旅游“吃、住、行、游、购、娱”六大要素,吸引更多游客来错那旅游,进一步增强错那知名度。